從20世紀40年代初,利用粘貼式電阻應變計的模擬式稱重傳感器問世以來,經過60多年的種種改進與發展,從結構設計、制造工藝到綜合性能指標、穩定性和可靠性都達到較高的水平,在各種寧波電子地磅和稱重計量與控制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模擬式稱重傳感器的被測重量參數雖然起初是由敏感元件以模擬形式給出但都還要轉換成模擬電壓或模擬電流。在制造工藝、電路補償與調整、信號調理、模一數轉換等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因而應用面比較廣泛。但其輸出信號小傳輸距離短抗干擾能力差各補償項目交互作用電路補償與調整工藝復雜不但耗時費力而且補償精度較低等缺陷決定了模擬式稱重傳感器向數字式智能化方向發展只能寄生于應變電橋之外的數字轉換單元變模擬信號為數字信號。因而出現了兩種數字轉換途徑一種是將模擬式稱重傳感器的輸出信號通過安裝在其內部的數字變送器變為數字信號輸出通常稱為數字化稱重傳感器。即:模擬式稱重傳感器+數字變送器→數字化稱重傳感器
數字變送器可以作得很小,稱為數字變送模塊一般都將它固定在模擬式稱重傳感器的接線盒內,即方便調試又有利于密封。數字化稱重傳感器的力學和溫度性能指標都是以模擬式稱重傳感器的制造工藝和電路補償與調整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變送器。只是將模擬輸出信號數字化并不能提高各項性能指標。相反如果數字變送器質量不佳還會損失一些固有的性能,因而生產廠家通常挑選那些電路補償精度高綜合性能好的模擬式稱重傳感器進行數字化處理。
另一種是徹底脫離模擬式稱重傳感器的制造工藝,和傳統的電路補償與調整技術開發新型的數字式智能稱重傳感器。它是在彈性元件貼片、固化、后固化和布線組橋后就脫離模擬式稱重傳感器的制造工藝。通過由放大濾波A/D轉換微處理器芯片,溫度敏感元件等元器件組成的數字式電路,以及標度變換數字濾波、數字調零、數字補償等軟件技術使稱重傳感器輸出的數字信號成為一組組有格式、有規律的高低電平信號經過效率高、可靠性好的接口實現遠距離傳輸。即:彈性元件電橋電路+數字式智能化電路+數字補償技術與工藝→數字式智能稱重傳感器
典型的模擬式稱重傳感器系統的模一數變換器只有16—bit(比特),即有50000個可用計數。而數字稱重系統中的每一個數字式智能稱重傳感器的分辨率為20—bit即有1000000個可用計數。所以一個由4只數字式智能稱重傳感器組成的數字式稱重系統,可以提供4000000個可用計數的分辨率。這種高分辨率對數字稱重系統特別是對那些大的死載小的活載的稱重系統是至關重要的。這在傳統的模擬式稱重傳感器組成的稱重系統中是很難實現的。
模擬式稱重傳感器基本上是手工化生產人為的因素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大。零點溫度靈敏度溫度線性、滯后、蠕變等補償方法和補償工藝還不夠完善各項補償之間交互作用不可避免的產生殘余誤差限制了準確度和穩定性的進一步提高。
數字式智能稱重傳感器基本上是自動化生產人為的因素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小。其數字調零標度變換溫度補償線性、滯后、蠕變補償等都是通過內部的微處理器收集、處理并存儲各種數據。由于采用“數據庫”技術使得微處理器能不斷的對數據進行識別和校正使其具有更多的智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梢姅底痔幚黼娐泛蛙浖O計是實現數字補償技術與工藝的重要環節。
上一條: 稱重傳感器技術在起重機上的應用
下一條: 恭賀寧波稱重模塊已順利發貨!